林國明專欄:課程學習成果要怎麼做才能吸引教授?
林國明 2022-03-02
108(2019)課綱第一屆考生,在3月1日收到了學測成績單。想好要申請哪些校系的學生,接著要煩惱:到底要勾選哪幾件「課程學習成果」給通過一階的校系?高三學生若覺得自己以前上傳的課程學習成果「內容不夠豐富」、「不是教授想看的」,可以把握最後一個學期,上傳比較滿意的作品。但課程學習成果到底要怎麼做,教授才會喜歡?這是許多高中生共同的焦慮。
不但眾多高中生感到焦慮,高中老師們也很困擾,不知道怎麼協助學生產出作品。我在本專欄之前的文章說過,備審資料要在學習歷程檔案中增加「課程學習成果」這個項目,就是希望把108課綱的精神,和大學申請入學結合再一起。按理說,只要落實108課綱的教與學,就能做出大學教授喜歡的作品。
但這樣說,還是有些抽象。高中端一直向教育部反應,希望能有比「三重二不」更加明確的指引和建議,讓高中師生知道,課程學習成果該怎麼做,才能「符合大學端的期待」。為了回應高中端的要求,台大社會系「作伙學」團隊,接受教育部委託,在去年(2021)舉辦了50場的審議活動,邀請高中學生和老師,帶著課程學習成果的作品,和教授一起討論「課程學習成果該如何呈現、如何審查」。
做好課程學習成果的六大指引
作伙學團隊將一千多位參與者的討論成果,彙整成如何做好課程學習成果的「六大指引」和具體建議,在2月24日舉行記者會,發表了「課程學習成果呈現建議」手冊。120頁的手冊內容,提供大量的作品範例,說明如何根據六大指引做出一份理想的課程學習成果作品,以及不同類型作品製作時應注意的事項,希望讓高中學生在做課程學習成果,和大學教授在審查時,有更清楚的參考依據。
作伙學團隊提出了如何做好課程學習成果的六大指引,包括:展現素養能力、作品須有摘要、交代作品的脈絡、突顯個人的獨特性、作品需要真實性和作品要有重點,經過整理過後再上傳。由於這六大指引是由高中端的教學實作與大學端的選才原則進行對話所產生的成果,應該具有參考價值,因此,本文想從這六大指引來說明課程學習成果該怎麼做。
第一項指引,是呈現核心素養能力,這是大學教授審查課程學習成果最重視的原則。教授們建議,學生們可以想想,在學習過程中,有沒有學到一些「有別於學科知識」的能力,如解決問題、學習熱忱、邏輯推理、批判思考、溝通表達、團隊合作等,也可以參考三面九項(見附圖),省思自己學到哪些能力,不用多,一兩項就好,可以在心得和反思的段落中呈現出來。
素養能力的呈現要具體,能夠舉例說明。許多學生寫的心得都很空泛,偏向心情的描寫,例如:「實作的經驗實在太開心了」、「作出成果時,成就感讓人飄浮在空中」,卻沒有說明學到哪些能力。有的雖然提到學到的能力,如「在這門課我學到解決問題和團隊合作」,但沒有具體事例的說明。同學們如果能夠舉例說明,在團體報告中遇到組員搭便車、分工不明確、溝通不良等問題,後來運用何種策略進行協調,讓大家能夠一起合作與凝聚共識,就比較能夠說服審查教授,自己在解決問題和團隊合作的能力上有所增長。
同學們也可以在過程的紀錄中呈現證據,來佐證自己所學到的能力。例如,有個學生的作品是探討攤販管理的問題,他說他學到了「能夠從不同角度,客觀分析問題的能力」,由於他在資料分析中,就呈現了「攤販求利,遊客求方便,居民求安寧,政府居中」的各方觀點,也就能為能力的呈現提供佐證。
作品的開頭先放一兩頁摘要
第二大指引是要有摘要。教授審查時間有限,因此建議同學們在作品的開頭要放上一兩頁的摘要,篇幅不用太長,簡要地指出作品想要呈現的重點就可以,這樣可以幫助教授快速、有效地認識這份作品。摘要的內容可以包含:課程進行方式、選課或研究動機、學習過程、學習方法、收穫及心得反思。但不一定要包括所有的項目。可以選擇一兩樣,最能夠凸顯這份作品特色的部份來做摘要。
第三項指引是要交代作品的脈絡。所謂脈絡,指的是作品和課程的關聯,以及做這份作品的動機。很多學生常常將上課的學習單、實驗記錄、讀書心得、口頭報告投影片,影音檔甚至小論文,直接上傳。
上課的作業或報告,是寫給老師看的,或講給同學聽的,通常不會介紹課程的內容和做這份作品的動機,但如果未加整理就直接上傳,教授看了往往摸不著頭緒,不知道學生為什麼要做這個作品。所以這類的作品,在上傳前應該先經過整理,不但要附上摘要,也要說明作品與課程的關聯性,以及製作的動機。
為什麼教授審查時重視作品的脈絡?因為從作品和課程的關聯,可以看到學生是否有延伸應用學科知識的能力;從動機,可以看到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獨特性,這是教授審查時希望能看到的能力與特質。
例如有個學生的作品,提到她國中的時候就對微生物和病毒的領域很感興趣,高中時修了生物多元選修課程,學到了病毒的構造和感染機制,於是她就想,病毒真的都對人類有害嗎?有沒有有益的用途?她查詢資料,發現有種癌症治療法是用改造後的病毒來消滅癌細胞,叫做「溶瘤病毒療法」,於是想要對此深入學習。這就是交代作品的脈絡的範例。
作品要展現獨特性與真實性
第四個指引是要有獨特性。所謂獨特性是說:你的作品是否可以顯現你和其他學生的差異?教授大抵喜歡有獨特性而非「看起來都差不多」,一個模版長出來的學生的作品。作品要如何呈現出獨特性呢?有幾個作法。首先可以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
例如,有學生的作品提到,她從小在嚴厲教養的家庭長大,上高中後,發現其他同學也有相同的狀況。她們看到「直升機父母」這個詞,心有所感,所以決定要「學習如何與我們的直升機父母相處,讓自己能夠過得更好。」
其次,是在實驗設計、研究方法、資料蒐集與詮釋,有獨到之處,或是在作品中,能夠提出自己的想法。例如:有學生探討衛福部所發布的《醫院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人員出國規定》,認為法條內容模糊,並不符合法律明確性原則。這位學生在作品中反思說,雖然一般人可能會認為在疫情期間政府對人民行動有所限制是合理的,但他要指出,缺乏明確性原則的法規內容可能侵害人民基本權利,造成政府濫權。這就顯現他能夠提出自己想法的獨特性。
第五個指引是作品要有真實性。所謂真實性,指的是能夠看出作品是確實由學生完成的。一些老師在課程設計中,費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完成作品。教授有時會懷疑,這到底是學生自己做的,還是都靠老師的介入?因此,建議學生在製作作品時,應清楚交代老師提供的架構內容,以及自己的執行操作與收穫。
高中生的作品常犯的一個毛病,是常常無法區分哪些是引自參考文獻和網路上的資料,哪些是自己的分析和想法。學生要把引註資料與自己的觀點區分清楚,對於蒐集的文獻資料,應該確實附上資料來源。若是上傳團體報告,務必說明自己在團隊分工中的貢獻與個人想法。除此之外,也要盡可能完整地交代製作的過程,說明越是完整,越能說服教授,「這是自己做的」。
老師藉六大指引幫助學生更認識自己
第六個指引是作品要有重點,經過整裡以後再上傳。前面說過,有些學生會把作業、學習單、口頭報告、筆記和活動紀錄等,直接上傳,不但缺乏脈絡,也沒有重點。學生應該把學習的成果加以整理,例如說明學習或探究的方法,遇到的困難和解方,以及心得與收穫,才能呈現前面所說的,素養、脈絡、真實與獨特。
有的課程內容很豐富,例如,自然科的探究與實作,可能在物理領域有4個單元,地科有3個單元,學生如果要將7個單元的學習成果都上傳,就會顯得龐雜而沒有重點。教授們建議同學只要挑選自己比較有興趣,或最能展現能力的主題上傳就好,不需要全部都上傳。如果要上傳多主題、多單元的內容,記得說明主題之間的關聯性,讓教授看到作品的重點。
以上所說的這六大指引,固然可以讓高中師生們,了解大學教授審查課程學習成果時希望看到的重點,但在深層的意義,可以協助落實108課綱的教與學。做好課程學習成果,需要老師的引導。老師們若根據這六大指引,來引導學生產出課程學習成果,可以幫助學生更能認識自己、了解為什麼而學和學到了什麼,以及養成綜合整理和呈現資訊的能力。
用「平常心」看待課程學習成果
髙中生可以用「平常心」來看待課程學習成果,不必過度擔心「內容不夠豐富」、「做的東西不是教授想看的」。根據這六大指引,做課程學習成果有幾個關鍵字:素養、過程、真實與獨特。只要真實地記錄學習和探究活動的過程,說明你的作品和課程的關聯,為什麼要做這份作品的動機,學到哪些素養能力,以及呈現哪些獨特的能力與特質,就是好的作品。
這幾個關鍵字,也正是108課綱的核心精神。所以說,只要在教學與學習活動中,落實新課綱的精神,就能做好課程學習成果,也就是大學審查學習歷程檔案時想看到的內容。
*作者為耶魯大學社會學博士,台大社會系教授兼系主任,研究專長為政治社會學、審議民主、教育社會學和健保政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