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網紅,是最棒的學習歷程!

 

當網紅,是最棒的學習歷程!

作者 蔡淇華

專注、學習、分享,是「當網紅」與「製作學習歷程」的共通點。

108課綱第1屆的畢業生、建國中學YouTuber何廢料(網上匿名),靠特殊選才上了交大。讓他爆紅的影片是「建中丟垃圾教學」。何廢料對建中學生不好好丟垃圾這件事很在意,認為高中生把廚餘倒進洗手台太缺乏公德心了,因此決定拍支影片,教同學如何處理垃圾。

參加活動與寫報告之外,他們用「當網紅」累積學習歷程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生藉由網路上累積的表現,申請上國立大學。其實「當網紅」與「製作學習歷程」有許多共通點,都是要專注在自己的興趣點,不斷學習與累積。唯一不一樣的是發表的習慣。

一般學生會參加小論文比賽,而網紅則分享在網路上。若同學願意將自己的學習歷程持續分享在網路平台上,可以參考以下幾項建議:

一、加深加廣,留下成品

錄取清華大學特殊選才的江仲淵,高中時設立「歷史說書人HistoryStoryteller」網頁,不斷的研究與書寫民國史,畢業前已累積出版兩本書。書籍的出版,是最有說服力的學習歷程。

錄取中興大學法律系的張正麒,高中時迷上線上遊戲,13歲便自行架設「軟硬e點通」網站,17歲出版資訊教學實體書,不到一年已熱賣3千多本。

二、與商業的需求結合

我所服務的學校國中部學生溫蒂(Wendy),花了大量時間研究手機的調色功能,一點進她的IG調色分享平台,總能看到底下密密麻麻的調色細節。她也在網上銷售自己整理的心得,得到了商業的成功。而商業的成功,是世上最客觀的能力肯定。

三、結合社會參與

我常引導學生發掘社會上的問題,架起網站做社會倡議。這幾年從搶救惠來遺址、搶救楊逵文學花園、送冬衣到南方澳、改變一中街、聖食計畫、到2022年的騎樓整平計畫,都在網路上持續發聲,引起矚目,甚至造成改變。

四、成果可參加比賽

2021年錄取世界聯合學院(UWC)的黃品恩,高中三年和同學創立「菸沒綠洲」學生環保組織,參加和泰汽車舉辦的「公益夢想家」比賽後,在網上號召300位高中生在西門町淨街撿菸蒂。黃品恩分享她被UWC錄取的原因,是因為她:「尋找自己的熱情,把喜歡的事做到閃閃發亮。」

參加「騎樓整平」計畫的學生,因為設立網頁,持續在網路上發聲,也因此受到公共電視注意,拍成專輯,並將做成的網站翻成英文,參加國際網界博覽會比賽,得到了白金獎最高榮譽的肯定。

先當成興趣,慢慢累積知識和技能

根據2019年人力銀行最新的調查,台灣上班族夢幻工作排名,「部落客/網紅」高居第3名。2022年,指導的校刊也曾對校內400位學生做過問卷,有14%的中學生希望成為網紅。

事實上,要當專職網紅獲利,難度非常高。根據2019年yes123求職網的調查,有51.9%過半數的上班族透露,「曾有過」從事網紅工作的念頭;其中又有34.9%實際投入過;然而也有70.7%的人坦言,其實光靠網紅經營,收入根本無法過活。

大多數的網紅都是先兼著做,等到一定流量後才轉為專職。事實上,連總觀看數破十億次的談話型YouTuber《老高與小茉》中的老高也表示,自己仍保有正職。

遊戲實況主和網路紅人阿神,自17歲開始在YouTube發表影片,雖然在21歲時,頻道突破10萬訂閱,但他仍建議大學後再開始考慮專職,「不要太早把這當做人生的重心,不要讓它凌駕你的課業或生活。請先當成興趣去學習、慢慢累積知識和技能。」他的心聲其實也顯現出網紅這份工作的高壓性。包括阿滴、理科太太、聖結石,都曾自爆罹患憂鬱症。連粉絲破百萬後,阿神也在2021年決定暫停11年來不間斷的日更行程,開始過著半退休的生活。

要當專職網紅獲利,難度非常高。大多數的網紅都是先兼著做,等到一定流量後才轉為專職。圖片來源:Unsplash

是網紅,也是網路上有影響力的意見領袖

我在2010年加入臉書時,已經44歲了,當時已停筆20多年。2012年,見到許多學生掃地時間都不打掃,因此寫下〈你這個笨蛋〉一文,想提醒他們責任感的重要性。那年順便將此文貼上臉書,想不到得到上萬次的分享,也因此被出版社看見,出了第一本書,開啟自己在網路上分享文章的習慣。

為了寫作,我必須更大量的學習與閱讀,就這樣,持續週更,到日更。累積的「學習歷程」到2022年剛好結集10本書,而這些書籍的版稅也大幅改善家庭經濟。

在拿到藍勾勾後,臉書追蹤人數也破了3萬,許多人會以「網紅」相稱。我常覺得不好意思,總覺得那是年輕人的專利,但是看到網紅這個字的英文不斷轉變,慢慢了解到,網紅不是一個膚淺的名詞。

以前的網紅是YouTuber,但在Facebook、Instagram、Twitter和微信等平台越來越多元後,人們開始以KOL或Influencer相稱。KOL的全稱是key opinion leader,直譯做「關鍵意見領袖」;Influencer望文生義,就是有影響力之人。

成為網路上有影響力的意見領袖,可以為社會帶來許多正向的幫助。例如這10年來,我透過臉書已幫弱勢團體募集超過千萬的善款,平日更可以藉由臉書來分享正向的資訊。

成為網紅不是壞事,可以從現在開始學習

台灣從1996年起廣設大學,大學數從24所膨脹到2020年的126所,30年間暴增102所。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資料顯示,這20餘年來,畢業生的起薪平均,僅從28,016元增加到29,819元。更令人震驚的是,在通貨膨脹的年代,有64%受雇者的經常性工作收入不到4萬。而這群領取低薪者,大多是文組的畢業生。

21世紀在全球化的分工下,理工科人才成為時代的寵兒,不用頂大學歷,一般理組畢業生可輕易拿到百萬年薪。害怕數學或是性向在社會組的學生,很容易成為經濟的弱勢,包括大傳、設計、歷史、政治、語文等文組科系,一直被認為是起薪相對低的科系。一般設計相關科系在業界的起薪,大多不到3萬,然而學生芬卻因為長期在IG發表婚禮卡片及T恤圖案等作品,受到粉絲的喜愛,現在靠著接案,所得已超過原公司薪水2倍。

商學院畢業的敏迪,本來在印花樂擔任行銷工作,但因為對國際新聞的熱愛,在公餘研究並創立自媒體,最後離開公司,將國際新聞當成主業。2022年推出的商品「國際觀察曆」,銷售金額竟超過千萬。

很多人以為,網紅只要長得漂亮、長得帥、聲音好聽、敢秀、敢現就能紅。但征服500萬鄉民的「歷史網紅」黑貓老師表示:「內容才是重點。」

許多學者都點出,21世紀的網紅經濟正在質變,慢慢從「流量經濟」走到「內容經濟」。越來越多「知識網紅」或「個人媒體」,藉由精準有質感的內容打造個人品牌,創造穩定收入。

今日大學選才納入學習歷程,就是要鼓勵學生「個體崛起」。在文組生起薪偏低的年代,養成在網路上發表的習慣,不僅是文組生個體崛起的好機會,也是所有公民開始影響世界的最好年代。

黑貓老師說:「當網紅,與其問需要什麼技能,不如確定自己有一顆好學的心,隨時學習新事物。不然,就算你某項練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新的東西一出來,舊的便一瞬間失去競爭力了。」

高中三年,如「網紅」般專注學習,培養在網路上分享的習慣,就算日後當不了網紅,慢慢累積的「學習歷程」,也會是日後升學或就業的一大競爭力。

好書推薦:

書名:青春動力學:41個喚醒內在原力,找到夢想支點的起手式
作者:蔡淇華
出版: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22/08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