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習檔案強調真實獨特 台大團隊:不要再上傳小論文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林國明組成「作伙學」團隊,收集高中學習歷程檔案各界意見,今(24日)發布建議指引,包含展現素養能力,作品要有摘要,展現真實獨特等,也提出檔案NG作法,如強調「別再上傳小論文」,提供外界參考。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從108學年啟用,供111學年(今年9月)升學使用,教育部高教司委託台大社會系團隊,進行相關研究;林國明指出,團隊2年來在全台舉辦審議會,收集高中與大學等多方意見,今年共1123名學生、教師、教授、家長等人參加,今發布相關建議手冊。
林國明強調,手冊非求製作完美檔案,但儘量收集多元作品與座談,幫助大學招生與高中教學,並整理出大學教授想看的重點,提出作品呈現的六大指引:展現素養能力、有摘要、交代脈絡、凸顯獨特性、需真實性、整理重點再上傳等,也深入解析各種如學習單、實驗記錄、專題報告等呈現建議。
林國明舉例,學生作品不見得需學科知識對應,但提醒教授審查時間有限,就算提供影片仍要寫文字摘要,也點出NG內容,如未整理的學習單、沒有脈絡的課堂筆記、實驗缺乏數據等,更強調「不要再上傳小論文」,格式不利呈現個人能力,又會引起教授審查興趣。
台中市清水高中校長黃偉立說,高中素養課程發展一段時間,研究可助與大學招生端銜接,具參考價值,看出作品呈現重點是真實與獨特,會引導學生回想學習過程;台北市中崙高中生物教師姚涴菱則說,其實理工科實驗也可以聊人文關懷,但自己會直接告訴學生,有哪些素養可提升,先設立目標與方向再製作。
大學招聯會組長王友聖說,確實聽過大學教授分享,如過去困擾學生書面審查資料提供太多,但都沒有重點,或提供很多證書卻沒有說明取得過程,這次公布的手冊,提到摘要與脈絡,切合大學審查需求。
教育部高教司專門委員周弘偉表示,透過手冊盼讓大學了解高中改變,也讓高中教師瞭解大學關心的重點,回饋到課程教學設計,讓高中育才、大學選才更密集交流,形成良性循環,化解近年大學教授如何看學生備審資料的疑問;未來也會將手冊發放到各大學與高中,並放上網路供外界下載參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