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台大畢業生「後悔讀原科系」、年休學超過500人,管中閔:高等教育失敗了

 

近半台大畢業生「後悔讀原科系」、年休學超過500人,管中閔:高等教育失敗了

作者/黃奕霖 責任編輯/杜韋樺Web only 2022-11-17 

根據台大於109學期所做的新生問卷,有4成5不清楚生涯方向,且有14%學生在大一便選擇休學,這群頂大生為何在高峰陷入迷惘?

台灣高教人才的培育制度正面臨哪些迫切危機?玉山科技協會和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所會於15日舉辦「人才高峰論壇」,針對「重塑21世紀人才競爭力」進行探討。

受邀出席的台大校長管中閔在演講中憂心忡忡地表示,現今台灣的高等教育體制不僅難以培養出更多、更好的人才,就連頂尖台大生都已失去學習方向。以下為管中閔在演講中的精華摘錄:

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的王伯元董事長一開始講「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也失天下」。

重點是,人才要怎麼樣產生?是靠運氣正好出現一些秀逸之士,還是靠制度系統性的培養?或者反過來問,臺灣的教育制度還能不能產生人才?這是我們所關心的問題。

近年來很多報導在關心大學教育,包括為什麼有這麼多人休、退學?這是2019年經濟日報的報導,有5成5的學生自認念錯科系,大家覺得這些年來,這數字會變好還是變壞?

也有人提出挑戰,說大學訓練跟企業銜接不上、學用落差愈來愈大,那大學教育究竟在幹嘛?甚至在疫情中有人進一步提出,如果大家都可以線上教學了,那為什麼還需要大學?這都是現在常有的疑問。

4成學生缺乏生涯方向,休、退學海嘯仍在持續

我們來看看台大的數據。過去3年,大一平均有9%退學、14%休學,每年大概休學超過500人。轉系也有11%,大家都知道學校轉系有很多限制,所以這並不是真正想轉系的人數,很多人評估後根本就不會提出申請,而最終成功轉系的也僅有6%。

大家可以想像,台大都已經如此,別的學校情況會怎樣?

再給大家看看兩個數據。台大在108、109學期做了新生調查,平均有4成的新生不知道自己的生涯方向。這是新生,更早年我們針對畢業生也做過調查,有3~5成學生後悔選擇原科系。那請問大學4年投資到底在幹嘛?


▲管中閔演講指出,調查顯示有3~5成學生後悔選擇原科系。(圖/翻攝自李國鼎故居YouTube「2022國鼎論壇」)

這樣的情況對學生、學校及政府都是絕對的浪費,如果這浪費竟高達4、5成,那高等教育在我看來是失敗的。

年輕時當然會有迷惘,但也有學生很有想法、很早立定志向。有位電機系的同學對魚類、海洋養殖很有興趣,希望成為《國家地理雜誌》最年輕的探險家,但現有體制完全不符合他的需求,甚至在消磨他的熱情。

不論對自己有沒有想法,在大學的選擇上都碰到了一定程度的問題。大家可以問一下,今天的大學符不符合社會、學生和家長的期待?如果不符合,那什麼才是未來大學應有的樣子?

職場正發生劇變,大學教育跟上了嗎?

世界經濟論壇(WEF)在2020年發布的「Future of jobs」報告提到,2025年大概會有8,500萬的工作不見,但也會將近9,700萬個新工作產生。除此之外,2018年只有2/3企業認為員工需要技能提升,但2020年已經到了90%以上。

職業頻繁的改變,新專業也不斷出現,學習不像以前只停留在固定階段,就能從此快樂、或不快樂的工作到老,而是每3~5年就要學習新知。

如果職場上的要求在變,那大學要不要變?

同樣是WEF的報告,他列出了15項雇主們認為重要的技能,包括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力、主動學習能力,這都是討論人才培育時耳熟能詳的名詞,但哪一個能對應到現在的大學科系?傳統科系不是為了這些所設計,但還能訓練出我們想要的人才嗎?

在2017年參與校長遴選時,我看了非常多資料,其中一份對於史丹佛大學教育的檢討報告「Stanford 2025 Initiation」,給了我對「未來大學」的啟發。上任後我找了創新設計學院幫忙,由下而上的交辦任務,發動各種工作坊,也辦了高峰論壇,發表了第一本未來大學的白皮書。

過程中我們發現,所有的問題的根源都歸結一點——「學習動機」。大部分年輕人完全沒有學習動機,他不知道為何而學,也不知道學了要幹嘛。原因是學習的主導權不在學生身上,要成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開放式大學,就必須打破許多傳統和界線。

管中閔:沒有選擇的大學生如何成為「人才」?

一般輔修或跨領域學程,內容也都是學校幫你安排好的,即便不分系其實也只是延後分系。為此,台大設計了230個專長領域,有超過50個系所參加,我們要讓學生自己選擇跨什麼領域、跨幾個領域、要怎麼做組合,其中「自己選擇」是最關鍵的地方。

為什麼這點重要?我反過來問,如果年輕人18歲進了大學,一直到22歲,他連自己的課想學什麼、怎麼學、怎麼組合都沒選擇過,你卻期待他畢業後忽然變成一個"problem solver"、"creative thinker"?也許有,但機會很低。

雖然我今天講的都是大學端,但人才培育絕對不只是大學的責任。

衡量一間企業的長期價值,其中一項就是它願意花多長時間去訓練員工,如果這確實能作為一個指標,我認為下一步就是跟大學合作,共同探討產學模式。

我說的不只是實習,而是企業能提供不同機會,讓學習和研究不只是停留在課本及期刊上,而是真正為了解決問題。這個討論還在持續,在摸索的過程中,相信我們會逐漸找到未來大學的理想面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