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of Science 完整教學懶人包 (from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

Web of Science 完整教學懶人包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為引文索引資料庫(以下簡稱WOS),原名 Web of Science,自 2014 年起更名為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此資料庫之檢索平台 Web of Knowledge 則更名為 Web of Science。1997年,美國 Thomson Reuters 湯森路透公司建置了網際網路版引用文獻索引資料庫系統,提供使用者各學科領域之文獻與引用資料。2016年,成立獨立公司 Clarivate Analytics 科睿唯安,旗下產品包括 Web of Science、Journal Citation Reports、EndNote等。

相較於 WOS 這個名稱,您可能更常聽到 SCI(E)、SSCI、或 A&HCI,並聽聞其被作為學術評比之用。這些資料庫都包含於 WOS 中。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核心合輯有收錄下列子資料庫 (官網說明):

  •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簡稱 SCIE):自然科學,收錄 9,200 多種期刊,其年代自 1900 年迄今。與大家俗稱的「SCI」之差異,請參考這篇文章
  •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簡稱 SSCI):社會科學,收錄 3,400 多種期刊,其年代自 1900 年迄今
  • 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簡稱 A&HCI):人文藝術,收錄 1,800 多種期刊,其年代自 1975 年迄今
  • 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簡稱 ESCI):新興資源引文索引,收錄 7,800 多種「尚未被SCIE、SSCI、A&HCI收錄」的期刊文獻紀錄,其年代自 2005 年迄今。
  • 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簡稱 CPCI):會議論文,又細分為 Science(簡稱 CPCI-S 與 Social Science & Humanities(簡稱 CPCI-SSH)兩個資料庫。臺大未訂購
  • Book Citation Index(簡稱 BKCI):書籍引文索引資料庫,又細分為 Science (簡稱 BKCI-S)與Social Science & Humanities(簡稱 BKCI-SSH)兩個資料庫。臺大可使用至2025年
  • Current Chemical Reactions 簡稱 CCR-E 及 Index Chemicus簡稱 IC:化學索引資料庫,提供深入的化學結構和反應索引。臺大可使用至2025年

以下提供功能介紹快速指引(常問問題以星星標註):

【1. 內容與相關產品介紹】

【2. 查詢功能】

【3. 篩選與分析功能】

【4. 引文追蹤功能】

【5. 全文、書目匯出取得功能】

【6. 學術評比相關】

【7. English version】

【8. 教學資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